海陵区坚持以文为核深化历史文化名城建设
  • 信息来源:市文化广电旅游局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1-31 15:49
  • 浏览次数:

近年来,海陵区紧扣泰州市“一轴一核三极三城”布局,深挖“双水绕城”古城资源禀赋,精心做靓“凤城河”文化核,不断擦亮历史文化名城“金名片”。

深化科学保护,留住老城记忆。在全市率先出台自主修缮实施方案,鼓励百姓参与自主修缮、社会资本参与自由交易,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持续“自我更新”的新常态。秉持“小尺度、渐进式、微更新”理念,推进城中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,以“修旧如故”为原则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改造,重振老街区活力。

突出文脉传承,讲好历史故事。聚焦“梅桃柳、儒释道、水盐茶”等元素,打造“红色文化”“戏曲文化”“早茶文化”“非遗文化”四张名片,精心做靓“凤城河”文化核,全面展示海陵文化古城魅力。持续办好“文艺共享星火赋能”“遗韵今辉,传承有我”等品牌活动,打磨以杨延修先生为原型的大型淮剧《潜行者》等精品文艺作品,着力打造“最美海陵”文化阵地。

聚焦文旅融合,探索活态更新。用好用活历史文化遗产,推进文商旅融合,建成稻河、老街、静安路商旅文休闲街区和泰州文创园、泰来面粉厂、瑞力·林海文创科创产业园等集文化创意、娱乐体验、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。以“非遗+商业+旅游”融合重组,强化活态传承,在全省率先开展非遗品牌形象门店评定活动,推广泰州干丝和蟹黄汤包等非遗技艺。

分享到